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关注  > 正文
家庭中,也要谨防“情感虐待”
来源:人民政协报     时间:2023-07-06 11:54:08

北大包丽案引发了人们对PUA一词的关注,PUA,全称Pick-up Artist,字面意思是“搭讪艺术家”,创立的初衷是帮助不善社交的男生提升情商,以追到心仪的女孩。但近年来,PUA发生严重异化,其目的也渐渐偏向通过精神控制让对方“迷恋”自己,使对方沦为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这种以情感欺骗和心理操控为目的的现象为“不良PUA”,它并不通过外在的强势和暴力来实现,而是运用各种心理技术,如自尊摧毁、内疚感植入等逐步达成控制。不良PUA的受害者长期处于内疚、压抑、低自尊的状态,社会功能与认知能力严重受损,而且很容易罹患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而它实际已经扩展到包括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领导与部下的关系等重要关系中的情感操控和情感虐待。


(资料图片)

“爱心创造奇迹”是教育人常说的一句话。是不是有爱心就一定能培养出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才呢?其实不然,在教育中若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除了爱也需要教育智慧。

从情感教育的角度来看,今天青少年的成长的确需要父母、老师的爱心,同时也需要教育智慧的参与,预防在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密关系中的情感虐待。

仔细反思家庭教育,会发现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存在被生命中重要他人“情感操控”的问题。如“你看看大姑家你二哥,人家数学回回考满分,你怎么就只有95分。”“别人家的孩子可以考取名牌大学,你怎么就不行呢?”“别人家的孩子”是我们永远跨不过的一道坎,这世间永远有更优秀的人才需要我们“仰望”,这种打击会一点一点地蚕食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让他们陷入自我否定的漩涡。

“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就要听我的”也是许多反面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核心观点。由于父母的拼命付出,孩子就必须觉得有所亏欠,因此要压抑自己的需求,更多地按照父母意愿行事,以此报答。

“我是因为爱你才这样要求你”等,这个过程,父母满足了自己的愿望或缓解了自己的焦虑,而孩子的主体权利和主体意识则是被忽视的。

无条件的爱

如何培养孩子抵抗PUA的能力呢?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提到“无条件的爱”是每个人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什么是无条件的爱?简单来说就是,无论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聪明或者没那么聪明,我对你的爱都不会变。

前几天听朋友讲起她和儿子的故事。孩子刚升入一年级时,读写有些困难。虽很努力,但每次语文考试都是全班倒数第一。后来,孩子便不愿去学校上学了。朋友首先和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沟通了一番,说尽量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少批评,多鼓励。然后她与孩子说,“没事的,不管你考多少名,爸爸妈妈也是像以前一样爱你的。”当时孩子震惊地看着妈妈,眼睛里闪着泪花。现在,我问朋友,她的孩子怎么样了,朋友自豪地说,成绩已经慢慢跟上了。

朋友对孩子表达的正是无条件的爱——我爱你,因为你是你,而不是你的成绩。

无条件的爱是反控制的,它不带有任何的引导性和评判性。有这样的爱做基础,孩子会无忧无虑地发展出稳固的自我认同,适合自己的独特的评价体系,长大以后也许更不容易被PUA。

学会爱的表达

父母给孩子足够的无条件的爱的同时,还要提升孩子爱的感受和表达能力,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体验到了被爱的感觉,同时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爱。对爱自己的人懂得感恩,也有爱的回馈。这样的个体长大后会更容易适应社会,更能从容地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问题。

在亲密关系中表达爱有几条原则必须遵守,这里简单地概括为“四有原则”。

有底线。法律、道德、伦理的基本规范是任何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底线,不能逾越这个底线,一旦逾越则关系不再存续。牟某曾以自杀表达对包丽的爱,成功挽回了她,但包丽最终也没能摆脱牟某的控制。恋爱中以自杀相逼的人,往往不属于自爱的人,他/她不能对自己负责,不能珍爱自己的生命。牟某还要求包丽称自己为“主人”,为自己怀一个孩子而后打掉,已经严重损害了包丽的身心健康并突破了道德底线。亲密关系中以任何理由要求对方做不符合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的事都是不可接受的。

有界限。亲密关系的界限非常重要,它不仅是自我保护和自我成长的法宝,也是亲密关系得以长久维系的重要条件。如果亲密关系没有了界限,就容易彼此伤害。夫妻之间要有一定的界限,丈夫和妻子各自有自己的社交圈,夫妻在相互理解尊重的基础上要有各自的生活空间;亲子关系中的界限也很重要,父母进入孩子的房间前必须要敲门,未经孩子允许,父母不能翻看、随意处理孩子的私人物品;情侣关系中的界限也需明晰,绝不能因为有了爱人就失去自我,放弃自己的个人生活和人际交往。处在这样的关系中,双方都难以健康发展。

有奉献。亲密关系中一定有彼此的奉献,这种奉献无论价值大小,重要的是真心诚意的付出。但如果亲密关系中只有单方面的付出,那么关系也难以健康发展。我们要区分奉献和委曲求全。包丽为了满足牟某的欲望并维系亲密关系而委屈自己,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这并不是奉献,奉献一定是发自内心的,而非被迫的。

有期待。亲密关系中的期待与希望是相互吸引的基础和前提。而且相互了解并接受彼此的期待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可以制定关于事业、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共同目标,这也会成为推动亲密关系发展的新动力。

(作者陶新华系苏州大学副教授;作者张国梁系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生)

标签:

相关新闻

X 关闭

X 关闭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