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关注  > 正文
世界快资讯:琼中水央村:“外行”村干部管起企业内行事
来源:北京青年报官网     时间:2023-05-09 10:37:41

身边的幸福事


(资料图片)

海南日报记者 刘宁玥

5月7日上午,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水央村村委会一间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3名村干部正“挤”在一起忙着手头的工作。

外人不知道,3名村干部里,有两位担任着企业董事。

其中之一便是水央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炳酌。去年3月,水央村联合琼中县乡村振兴控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各出资50%组建水央农业科技公司,许炳酌由此有了新身份——公司执行董事。

问起董事要做哪些工作,许炳酌很坦诚:“村企成立一年多,我的工作没什么变化,还是负责村里事。”

出人意料的答案背后,是公司成立一年多来,铺展开了水央村的发展画卷——

建成四季果蔬智慧农业种植基地,使用自动化流水线种植和采收蔬菜等高科技农业技术,生产的优质蔬菜销往北京、广东等地的大型连锁超市,如今又开始大刀阔斧升级数字化生产线;

东方村·森野度假村项目工地里,23栋民族风情浓郁的别墅分布在大大小小的院落中,十几名工人正在焊接会客大厅主体框架,力争早日建成投用;

投资承包的900亩斑兰产业基地分布在琼中中平镇、黎母山镇,由村企对接采购商采取的“订单式”种植,计划本月下旬启动收割,7月达到丰产,预计年收入能达150万元……

一年多来,水央村已先后引进6家企业,打造了总投资超1亿元的项目,预计将产生近700万元的村集体分红。“村里种过地、养过羊,但能引进这么多的项目,还是头一回。”水央村驻村第一书记李以华感慨。

村民也获得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项目在建设期间雇佣了水泥工、杂工,建成后还将创造保安、清洁、园丁等岗位,均由村企派遣本地村民就近上岗,目前已支付给村民超80万元酬劳。

村干部当董事,身份的转变只是水央村变化的一隅。

“当了四五十年农民,我哪里懂什么企业?”起初,得知要成立企业的许炳酌很“焦虑”。由琼中县乡村振兴控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选派的经理何会亮到任水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才打消了许炳酌心头的顾虑:“我干好老本行‘主内’,项目招商、对接企业、财务管理,都由何总‘主外’解决。”

企业成立以来,何会亮围绕水央村的发展四处跑招商、做宣传;许炳酌则定期召开董事会听取工作汇报,并帮助项目流转土地、召集村民。“现在懂了,当村企董事,就是干好自己擅长的事,共同把水央村发展好!”许炳酌笑着说。

何会亮也对自己的搭档赞不绝口:“村民一开始对项目不了解,对租让土地犹豫不决,是许书记开会、做思想工作,推进项目成功落地。”

今年3月,尝到甜头的水央村又成立水央家政服务公司,公司法人由水央村委会副主任王秀娟担任。她常常干完农活就立刻冲回办公室,在网上发布家政订单:“我们与家政公司合作,组织本村妇女‘订单式’培训上岗,平均每单能赚240元。”

如今,许炳酌、王秀娟的办公桌上也多了几本商务、管理类的书籍。“学习企业管理,能为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许炳酌憧憬着一个活力无限的水央村——随着东方村·森野度假村项目建成投运,度假别墅不仅能用于旅游接待,还能接待采购商;四季果蔬智慧农业种植基地将作为高科技农业实景展演,迎接农业会展和研学的旅客……

眼下,何会亮正计划把斑兰产业引回水央村,打造林下经济示范点和供游客欣赏采摘的互动项目,进一步将水央村打造为融合高科技农业、农业生态康养旅游、农事体验的“田园会客厅”。

村干部当企业董事的故事不止发生在水央村。近年来,琼中将16家县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为3大国企平台公司,以“平台公司+村级公司+外来公司”的模式,推动村级企业遍布100个行政村。

水央村的发展活力,也是激发了村民返乡创业的动力。在外打工10多年的村民杨开川,去年回村开了一家烧烤店,月收入有6000多元。“在外打工,不如回村当老板!”杨开川的豪言,也是村民对村庄未来发展的期待。

(海南日报营根5月8日电)

标签:

相关新闻

X 关闭

X 关闭

精彩推荐